王新法:千里来扶贫 青山埋忠骨

    发布日期:2017-03-17 信息来源: 市侨联 字体:[ ]

     

        王新法

      河北老兵千里赴湘帮扶贫困村 带来山村巨变

      助人为乐

      湖南

      2015年11月

      人物故事:

      王新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,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:从天方夜谭到难以置信,从难以持久到坚信永远,从冷眼旁观到内心钦佩。在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村民心中,他就是最可爱的人。

      见面第一句话,“谢谢,感谢你们关注我们村。”一个外乡人,千里迢迢从石家庄来,投身毫不相干的薛家村义务扶贫。看得出来,他早已融入此地,以薛家人的姿态欢迎各方来客。

      村民、村干部、镇干部,只要聊起王新法,就有说不完的话。记者感悟,大家的谈论焦点,是他对党的忠诚和信念,是他带领大家致富的决心和对策,是他不求回报的坦荡和气概。

      对薛家村一见钟情

      王新法讲原则、很执着。1969年参军,两年后入党,在祖国的西北戈壁当过工程兵、侦察兵。1982年转业到石家庄市公安局。

      勤奋、敬业,是他至今也改不掉的习惯。这位警营的优秀分子,虽然年年受表彰,但过于刚直、不圆滑,无意中得罪了人。一次,他抓了几个惯偷,并执意申请逮捕,没想,这下捅了马蜂窝。不知是谁的鬼点子,几个惯偷反咬一口,说王新法收了他们1500元好处费。王新法没有签字,两级法院也发回重审,第三次仅凭当时政法委的一张“证明”,硬是判了他2年刑。说起过去的冤屈,这个汉子眼睛湿润了。

      饭碗丢了,人总得活着。王新法摆地摊、开货车跑长途,1995年已攒下百万家产,又与人在陕北合开煤矿。说实话,他已不缺钱用,可以全世界潇洒去了。可王新法心中这个结始终解不开,他坚信自己是清白的,于是,上访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。

      2008年5月,北京奥运会之前,王新法成为石家庄某街道办事处曾德美的“联系”对象。凭直觉,曾德美认定这个案子有纰漏。办事处主任是个学法律的高材生,仔细研究王新法的相关资料,认为是个冤假错案。作为石家庄市人大代表,曾德美为王新法奔走呼号,几年后终于为他洗去了冤屈,恢复了党籍,落实了工作。

      王新法感激涕零:“曾大妹子,叫我怎么感谢你啊!”曾德美推脱不掉,开了句玩笑:“您如果一定要感谢,我老家一个村有40多名单身汉,你看看能不能帮他们一把。”

      一句玩笑话,王新法当了真。他先派老婆前期考察,接着自己实地查看。薛家村山高路远,风景如画,更叫绝的是民风纯朴。他对薛家村一见钟情,决心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。

      薛家村党支部书记覃遵彪说,当时他第一反应,就三个字:不相信!的确,如今,传统价值观似乎渐行渐远,只为一个感谢,就驻点扶贫,是个傻子吧。

      王新法说:“我一直有个梦想,把军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,给老百姓干点实事。”

      军人本色感人至深

      在王新法的坚持下,覃遵彪带着他走村串户摸底考察。

      薛家村309户980人,五保低保困难户87家,30岁以上未结婚男女41人,1/3的村民在外打工,村里留守老人、小孩占了一大半,没有支撑的致富产业,要想脱贫,谈何容易?

      王新法不动声色,用实际行动开始扶贫。他自掏腰包,为两位搬下大山居住的低保老人田美年、付珠衣拉通生活用电;购置100盏节能灯泡、30多台烤炉,免费分发给困难家庭……

      去年12月,薛家村村民代表大会授予王新法“名誉村长”称号。有了这个头衔,王新法感觉干起事来更加名正言顺了。

      要想富先修路。王新法买回挖掘机,发动当地老百姓组建工程队,开山修路。

      村主任贺顺勇竖起了大拇指:“目前,名誉村长自掏腰包100多万元,不求回报,想不到世上还真有这样的老党员!”

      王新法虽退伍多年,身上仍保持着军人本色。修路修桥,他身先士卒,与村民同吃同劳动,连女儿生孩子都没赶回去。

      他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每一位村民。

      村民贺文清说:“以前,做梦都不指望把这个路搞通,现在,搞到家里来,感到高兴幸福,占田占地那都不成问题。”

      “自己能出一份力,就尽量出一份力,搬得起一块石头尽量帮着搬。没哪个通知,我是自己找起来的。”68岁的老人彭心太高兴地回忆道,“去年8月份,地里的玉米快熟了,为支持修路,我儿媳妇边哭边把玉米连根拔了。”

      今年3月12日,天下起了雨,5组的伍敬芝浑身都湿透了,她坦诚地说:“我们从来没有这么热火朝天干事,名誉村长感动了我们,即使他有事不在,我们也要继续干。”

      先烈终于可以安息

      “六塔界”是一座海拔1190米高的山,犹如一头雄狮盘踞在薛家村正中央。去年底,王新法踏勘此地,听老人讲起了一段悲壮历史。

      1931年9月11日,石门保安团偷袭贺龙领导的工农红军第四军独立团二营,营长盛联雄率领红军战士展开白刃战。由于敌众我寡,弹药缺乏,数次冲锋突围均未成功。盛联雄当即决定由十二连掩护大部队撤退。完成任务后,十二连打算向大部队靠拢。由于不熟悉当地山势地形,以致退至“剪刀峡”,陷入绝境,68人舍身跳崖,壮烈牺牲。后来,遗体被薛家村人偷偷就地掩埋。

      当过10多年兵、有着40多年党龄的王新法潸然泪下:80多年了,这些英雄还没有一个安息之处!

      他行动起来,在“六塔界”建起了“山河圆”,寓意“烈士回家,山河圆梦”,并用当地青石镌刻了“祖国不会忘记”6个红色大字。同时,捐资2万多元,让村民用上等木材,赶制68口小棺材,并购买了3.5万株优质油茶苗和紫薇树,巧植绿树葬英灵。

      乡亲们感动了,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他。

      今年3月,老支书王承梅、老党员王东娥、老教师覃事琼一合计,带领村里的留守妇女,亲手绣制68面五星红旗。85岁的刘伏元老大娘不甘示弱,也加入“娘子军”行列。

      3月31日,雨后的“六塔界”云缭雾绕,生机盎然,这是薛家村“让烈士回家”的日子。该村出动100多辆农用三轮车、摩托车,载着68口小棺材以及1000多株名贵树苗,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,来到了“山河圆”。

      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。王新法倡导村民把葬在田间地头的“先人”,也移葬“六塔界”,不需交付任何费用,不放鞭炮烧纸钱,不办酒席收礼金,村民积极响应。目前,“六塔界”已移葬“先人”2名、安葬村民逝者2名、50余名老人登记同意逝后安葬到“六塔界”。

      “部队”和他并肩作战

     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一个人战斗是孤独的。王新法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点。

      去年3月,王新法团结了一批老战友、退伍军人在薛家村组建了一个“与民共富”军人团队,先后有140多名军人来到薛家村,探索扶贫新路子。

      王新法强调,军人团队前面加上“与民共富”这个前缀,就是要体现团队宗旨,团结一切力量,做一点有意义的事。

      有感于王新法的真诚和实践,陆陆续续有20多名老兵战友参加了这个团队。他们捐助1辆长城越野车,方便王新法跑上跑下;他们捐赠50台摄像机,分发给村里“我看是非我看美”活动小组,拍摄家乡的美丽风景,曝光村民的恶习陋行,引导村民崇尚真善美;他们请苏州欧陆分析技术服务公司测析当地茶叶微量元素,注册“名誉村长”商标,准备把茶叶统一包装推向市场。

      “茶叶也是我关注的重点,一则可以增加百姓收入,二则也可以搞农家乐生态旅游。”王新法坦言,薛家村茶业现在迈步不快,远未成型,但不管怎么走,都应服务于生态旅游这篇文章。

      走在村道上,小学生都喊名誉村长;聋哑人看到他,把大拇指竖起来;老奶奶挂念他,准备的是炸苞谷……王新法在薛家村收获着快乐,收获着尊重。

     

    https://v.qq.com/x/page/h0023nh4vau.html

    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

    分享到: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